6月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十里校区四号教学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战‘疫’元素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校党委书记魏寒柏博士出席备课会并作现场点评指导。党委副书记刘南平,党委委员聂世平、曾劲出席,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专职思政课教师参加。


魏书记对此次集体备课给予充分肯定,他在点评讲话中指出,去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需要我们全体思政课教师经常温习,做到常学常新、活学活用。

魏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讲好思政课需要发挥教师的关键主体作用,这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创新精神等提出了很高要求。思政课教师务必认真贯彻落实“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要求,经常学习、经常备课,并通过开展集体备课会等形式,发挥出老中青年教师各自的优势,凝聚集体智慧,规范教学内容、活跃教学形式、提升教学质量。
魏书记就进一步提高我校思政课备课质量和教学质量,向全体思政课教师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深化政治理论学习。要迅速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最新决策部署,及时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多听、多看、多学专家的教学示范课,做到学以致用;要善于将“大道理”转化为“小道理”“小故事”,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做好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二是丰富实践教学形式。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要通过与国家发展历史的纵向比较和与国外发展状况的横向比较,提炼出生动的教学素材;要善于从感性认识转向理性认知,把实践上升为理论,进而指导课程建设与教学。三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要用真情实意去感染学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引导学生,做到言行一致、为人师表;要善于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载体讲好思政课,发挥线上和线下教学的优势,实现双空间育人;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在课堂里积极思考,启发引导学生探索、研讨,避免纯理论灌输式的教学。

备课会上,张洁平、项岚、王维燕、黄文、孙园、王亮等6位思政教师以说课的形式,分别结合“基础”“概论”课相关章节内容,展示了战“疫”元素融入思政课的教学设计思路。
此次集体备课会进一步增进了思政课教师的业务交流,拓宽了教师讲课思路,为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授课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