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十里校区三号教学楼1017会议室,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思政课课堂”集体备课会,校党委书记胡永红出席备课会并作现场点评指导。党委委员聂世平、曾劲出席,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专职思政课教师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周俊主持备课会。


胡永红对此次集体备课给予充分肯定,他在点评讲话中表示,集体备课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能够促进老师们在交流互鉴、学习研讨中不断拓宽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他指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在学习宣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工作中学在前列、走在前列。

胡永红强调,作为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立场一定要鲜明,观点一定要正确,方法一定要科学,老师们只有找准切入点、连接点,才能更好地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更好地宣传阐释全会精神,让学生更好地入脑入心入行。
胡永红就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师备课质量和教学水平提出要求,他强调,要善于学习,“快”学、“深”学、“活”学,把第一时间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最新决策部署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实现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要勤于实践,跟着学生成长,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三要勇于创新,真情真心投入,善于化繁为简、抽丝剥茧,主动创新教学手段方式,引导学生真学真信笃行。

会上,余倩、张芊、王亮等3位思政教师分别结合“概论”“德法”“形策”课程相关内容,展示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思政课课堂的教学设计思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副院长孙园提出了在思政课课堂中宣讲六中全会精神的教学建议。此次集体备课会进一步增进了思政课教师的业务交流,为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授课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
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做好集体备课制度化、常态化工作,切实增强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自觉性,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为推进学校“登高”“升级”,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